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联想研究院待遇,以及联想研发中心待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联想研究院号脉“中国企业研究院”:核心在哪?求答案
很快,在专业上出类拔萃的他就收到了三家外企和一家中国高新企业的召唤,外企开出了很高的薪水和待遇,但最后这个年轻人选择了薪水最低的联想研究院。因为他在和联想研究院院长贺志强的一番长谈后有了“别有洞天的感觉”。在高端人才的竞争中,联想研究院战胜了跨国企业。 事实上,随着IBM、微软、摩托罗拉、三星等国际著名企业在华设立企业研究院,有关中外企业研究院之间的竞争就从来没有平息过。因为所有人都清晰的知道,在当今激烈的企业竞争背後就是技术实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不可否认,这些国际级的企业研究院对于培养中国的高技术人才具有相当的意义,但同时人们也不无担心的认为,这些跨国企业挖掘中国人力金矿的行为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中国高技术人才的“隐性流失”。无论是中国的科技界还是企业界都希望通过建立中国的企业研究院或类似机构来发展中国企业自己的“技术基因”。 但建设和发展中国的企业研究院也存在着一个“中国特色”的问题,与国外较为成熟的企业研究院相比,我们的中国企业研究院具有几个明显的特色。首先就是我们的研究目标还是比较“短期”的,与国外IBM、微软、Intel等研究5年以后甚至更长时间以后技术,而我们的研究目标多局限在1-3年的时间上;其次就是在中国的企业建设中,小富即安、目光短浅的企业行为往往成为企业研究院发展的重大阻力之一,这与国外耐心投入、长期积累的研究环境也有着较大的区别。 瞩目现有、关注发展 与国外研究院相比,中国的企业研究院要想取得成功除了要成为驱动企业技术进步的不竭动力以外,还要成为核心价值增值的关键性组成。换句话说,研究院要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增长不断注入能量,要为企业带来实际的效果。 联想研究院成立至今,在关键领域的投入都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回报,支持现有业务发展的核心技术的研发,特别是共享核心技术和明星产品的关键特征的研发是联想研究院最重要的定位和使命之一。许多曾经是研究院的很多科研项目现在已经成功的转化为企业的效益增长,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比如联想在信息技术安全方向的巨大成功,从技术驱动到业务增长,它的技术起源和推动都是来自于研究院,可以说这是国内企业中技术驱动型业务的典型代表,现在联想的信息安全业务在国内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联想信息安全连续三年增长100%,其速度是一般厂商的三倍以上。根据IDC的权威统计数据,联想信息安全业务从去年开始占据中国市场第一的位置。由于有了自主研发的不竭动力,联想也成为国内唯一一个拥有高中低全线防火墙的厂商,同时也跻身全球安全厂商中拥有全线防火墙产品的前三甲,其国内厂商领头军的地位已毋庸置疑。 比如联想在移动通信技术方向。联想研究院开始自主研发手机时,联想还没有手机业务而那时候对于是否进行手机的研发,联想内部还存在着一些争论。但研究院认为移动通信技术符合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而如果没有自主研发的技术将会“受制于人”。正是当初的坚持和不断的研发,才会有今天联想自主研发手机比例达到80%,才会有联想手机在2004年迅速成长为联想最重要的业务之一;正是坚持了自主的技术研发,不断提升技术研发水平,联想的手机才会在今年国内所有手机厂商的市场份额和同比销售量都有所下降的时候,逆风飞扬取得了同比增长145%的骄人成绩,这与国内某些缺少自主技术,而“专注”于贴牌生产的手机厂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另外,联想研究院在不断为事业部和公司提供技术产品的同时,也为联想输送和储备了大量的技术人才,目前联想信息安全和移动公司的研发力量主要就是来自研究院的技术人员转移,另外自主研发笔记本的骨干队伍也是来自研究院。 关联科技、展望未来 不可回避,目前我国的企业研究院的研发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只关注企业眼前利益、现实利益,导致的结果是我们的企业研究院的研发裹足不前,推动企业未来技术发展的动力不足,有“小家子气”。因此联想研究院的另一个重要定位就是“自主创新,为公司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为公司战略规划提供技术支撑”。虽然我们的研发水平与跨国企业的研究院相比存在着一些差距,但我们可以通过逐步建立一些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发展到全面在某一领域突破核心技术,实现在某一领域的“先人一步”。 联想作为中国IT企业的旗舰型企业志存高远,其企业战略也决定了联想研究院要在某些研发领域“先人一步”。“关联应用”技术和理念的提出,可以说是联想研究院走出的最为精彩的一步。 通过长期跟踪国际产业发展趋势,联想准确地把握了3C融合的“大产业”发展脉搏,前瞻到这一产业趋势的美好未来。所以联想研究院在2000年末就开始进行相关领域的研究,在2002年在国内外、业内外第一个正式提出了“关联应用”的技术理念 从现在看来,无论是做通讯的还是做计算的厂商,无论是本土厂商还是跨国厂商都在促进不同网络之间的应用整合,促进在个人信息终端之间的互连互通技术方向上进行努力。可见,联想研究院率先提出关联技术的理念就已经为公司寻找到了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点,为联想未来的战略规划提供了技术支撑。 联想研究院还认识到,自主研发的关联技术作为实现个人信息终端的最关键的技术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联想一家的事情,而是属于整个中国的信息技术产业。随着以关联技术为基础的闪联标准的建立和闪联工作组的成立,它已经演化成了一个包含终端设备厂商、运营商、内容服务商和产品技术提供商在内的一个全价值链企业联盟,闪联标准也成为了中国企业自主研发,并有可能成为国际标准的“中国标准”。今年十月在高交会上,闪联联盟推出的众多闪联产品已经为我们展现了充满魅力的关联时代。 价值导向、体系为先 与跨国企业的研究院相比,联想研究院的成功正是因为找到了中国企业研究院发展的规律。既符合了企业研究院发展的一般规律又结合了中国企业的特殊发展状况;既不是闭门造车,自尊自大又不是不顾国情,生搬硬套。联想研究院为中国企业研究院的发展探索了一条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道路。 企业研究院成功的前提是企业本身就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研发体系。在高科技企业中,研究院是要做长远技术研究的,而事业部由于受到当期业务的压力不会过多考虑长远技术,但作为高科技企业又必须要看到长远发展,因此解决这个矛盾,顺利实现技术的成功连接就是摆在所有高科技企业面前的共性问题。综观国外成熟的技术企业,它们的组织架构和业务范围各有不同,但成功的企业在研发架构上都是由企业研究院和产品研发部门形成二级的研发体系。这种体系之所以容易成功的原因是它会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上拉下推的机制,不断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 比如企业研究院超前的研发准备到一定阶段后,会将新的技术和人才转移到事业部以拉动事业部技术进步。与此同时事业部也会不断对研究院提出更高的技术需求,从而他们将推动企业研究院往前走往深做,两者相互促进,形成一种良性的、推动企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机制。联想目前形成的良性循环的二级研发体系是保证企业技术不断进步,实现事业部与研究院相互技术的交换与转移的发动机,其本质是解决企业未来与现实,当期效益与长远发展动力之间的矛盾。 企业要想做好技术,除了体系,还必须要清楚地了解企业研发的价值是什么。这是很多企业都应当想清楚,但却未必清楚的问题。联想经过多年探索给出的回答是:成本、质量、上市时间、创新以及服务能力。 也许每一个人都会想到创新,但对于一个企业的研发增值环节来讲,创新只是其中的一个价值点,在一个产业和产品竞争的周期中,有时候创新可以使企业脱颖而出,比如SONY;而有时候成本控制才是致胜的法宝,比如DELL。DELL的研发投入并不小,但它几乎全部都投在了和成本、质量有关的环节。而对于新上市的批量产品来说,保证质量,或者说平衡成本与创新的前提下保证质量,是一个企业研发的基本功。在同等竞争下,谁的上市时间早谁就能得到市场和用户的青睐。在竞争中每一阶段市场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比如产品早期,创新和上市时间就是第一重要,而当大批量之后,质量和成本又成为竞争的法宝。而服务能力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产品的DESIGN FOR SERVICE能力,即一个产品设计使服务成本大幅降低,比如远程修复,或者易于拆装和维护等。另一个是现场为用户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复杂信息系统的维护能力等。研究院不一定要在成本、质量、创新、上市时间、服务能力这些企业研发价值的每个环节都做到最优,但企业研究院必须对研发价值各环节有清晰的认识,同时深入了解企业业务的潜在需求,及早准备,并与业务部门的研发配合协同达成不论是哪方面的研发目标。比如在工程化的产品质量控制环节,成熟的业务部门研发就更具有主导作用。而对全新的业务和产品,比如手机,研究院在早期就必须和业务部门一起做好质量的控制。否则再创新的成果也会在市场上失败! 奠定基石、兴国中坚 联想研究院在技术研发,尤其是关联技术领域的突破恰恰为我们揭示了中国企业研究院发展的一条清晰的脉络,也就是中国企业研究院不仅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还会成为推动国家技术进步和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 联想研究院的成功还表明,只要中国的企业研究院明确自己的定位,明确未来的目标,同时将每一个实施步骤考虑清楚,伴随着中国企业研究院群体的崛起和发展,让中国的高科技企业在世界信息产业领域占领重要之地。联想愿和大家一起共同努力,为达到这样的目标而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