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2018年吉林公务员考试真题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2018年吉林省国考考试题型都有什么?
考试内容分析:2018年国家公务员的公告暂时没有下发,根据2017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分析,考试的内容是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有关情况详见《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7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
一、国家公务员考试科目
国家公务员考试科目分为《行政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并按照报考职位的不同,分为省级(副省级)和地市级两种类型试卷,各试卷满分都为100分,且二者采用闭卷方式来考查。
二、国家公务员考试出题方式
《行政能力测验》以客观题的形式考查,均为单项选择题。从试卷总题量上看,省级(副省级)为135道,地市级为130道,省级(副省级)在数量关系这一模块比地市级多5道题。
《申论》采用主观题的形式命题,省级(副省级)和地市级试卷一般都为5道题。前4道题为问答式,其中包含一道或两道应用文写作题(如发言稿、简报、短评、倡议书等),最后一道题以大作文的形式呈现。
三、国家公务员考试内容
(一)《行政能力测验》
《行政能力测验》分为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推理判断、资料分析五大部分。
1.常识判断考查20道题,涉及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可以概括啊归纳为三大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时事热点。自然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内容;社会科学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时事热点也就是对考试当年的整体国情、社情有一定的了解,尤其要关注重大的热点事件,如国家重要会议的召开、新出台的政策或法规、重大事件的发生等。
2.言语理解与表达考查40道题,主要题型有逻辑填空、片段阅读、语句排序、文章阅读,其中考查的重点是逻辑填空和片段阅读。逻辑填空侧重于对词语的理解,有一词填空、两词填空和三词填空;片段阅读情况较为复杂,重视对文段材料的整体把握,重点考查类型有中心主旨概括类、意图推断类、细节理解类、下文推断类、语句衔接类等。
3.数量关系10或15道题。数量关系包括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但数字推理近几年都未考查,大家可重点复习数学运算部分,包括基础运算问题、计数问题、行程问题、几何问题、时间问题、工程问题、浓度问题、利润问题等。
4.推理判断考查40道题,主要题型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每类题型各10题。其中涉及对图形、词语概念的辨别、归类,对段落文字的理解以及对所呈现处的关系的比较、推理等。
5.资料分析考查4篇资料分析,共20道试题。资料分析会考查文字型、表格型、图形型和综合型四类,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提醒:通过分析2017年国考行测真题试卷可知,省级与地市级的主要区别在于:常识判断部分有4道题目不同;言语理解部分省级有两篇文章阅读题,共10小题,而地市级没有;数量关系部分省级比地市级多5道题;判断推理部分最后5题不一样;资料分析部分一样。
(二)《申论》
省级(副省级)和地市级试卷的申论试卷均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二者所给的资料一般会有所差异,题目也不完全相同。
申论考试一般会给出4~6篇左右的资料,通过设定问题,要求作答者在阅读完资料后,能站在“政府工作人员”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注重考查考生的文字阅读和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省级(副省级)申论侧重于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地市级申论则偏重于测查贯彻执行能力。
哪里可以找到吉林历年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在线等着啦?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面试时间预计会在6月进行,您可以关注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网,第一时间了解考试成绩。
2015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面试分为结构化和无领导两种形式,相较于结构化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形式更具备难度,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更高。题型主要有两难型或者是多项选择排序型。比如:该不该取消农民工子弟学校(两难型,这种情况下,不管哪个选择,都有一定的合理性,讨论中会形成两派)再比如:飞机失事,一群人被困荒岛中,现在有一个热气球,可以搭载一个人离开求助:其中有1、孕妇,即将迎来新生命;2、流浪汉,野外生存求助能力最强;3、艾滋病学者,正在研究一种新药,目前已经取得突破进展;4、一个生态学家,正在研究全球生态问题,并且已经取得突破进展。应该让谁先离开?(多项选择排序题,这类题目讨论中会形成多派)。
结构化面试主要是考察一些人际关系处理,临场应变能力,会议组织等。比如同事A是老同事,经常倚老卖老,把领导交给他的工作强行交给你处理,你会怎么办?
您可以关注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网,第一时间了解相关信息。
您可以通过中公教育网站,了解更多公务员考试资料。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哪里有吉林省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啊?
您好,吉林市华图很高兴为您服务!
吉林市华图为您提供吉林省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
感谢您对华图教育的支持!
吉林市华图联系方式:
吉林市华图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432-63106111 63106222
学校地址:吉林市北京了长城大厦A座711室
官方网站:
哪位有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的历年真题(电子版)?
吉林省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
吉林历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汇总
这上面都是叫你怎么备考,怎么写好申论文章,行测解题技巧的。
关于2018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定义判断?
2018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定义判断
1.关键词法
(1)主语;(2)谓语;(3)宾语;(4)定语;(5)状语;(6)属性;
2.且关系和或关系
(1)合取定义:各个要件之间“合而取之,缺一不可”
(2)择取定义:各个要件之间“选而取之,数者择一”
【例1】正强化又称“阳性强化”,是指个体做出某种行为或反应,随后或同时得到某种奖励,从而使行为或反应强度、概率或速度增加的过程。也可以说,正强化是通过增加一个喜欢的刺激以提高事件发生的概率。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运用了正强化的是( )
A.小明觉得电视上宇航员叔叔很酷,下决心好好学习,长大了也要上太空
B.老师激励学生好好复习考试,承诺数学95 分以上的同学可以不做假期作业
C.某中学规定上课玩手机的同学,手机一律没收,规定执行后,几乎没人敢玩手机了
D.父亲为了鼓励儿子努力学习,承诺儿子如果他能考进全班前三名,就带他出国旅游
【答案】D
【解析】本题属于选是题。关键信息为∶1.个体做出某种行为或反应,随后或同时得到某种奖励;2.使行为或反应强度、概率或速度增加的过程;3.通过增加一个喜欢的刺激以提高事件发生的概率。A 项,看到叔叔很酷决心好好学习,并未体现“获得某种奖励”,不符合定义;B 项,老师承诺95 分以上的可以不做假期作业,是减少了一个大家不喜欢做的事情,不符合定义;C 项,没收手机并非“某种奖励”,不符合定义;D 项,父亲承诺儿子的出国旅游是对考进前三名的奖励,可以提高将来继续考进前三的概率,符合定义。因此,选择D 选项。
【例2】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预备、犯罪实行和实行终了之后犯罪结果发生之前,出于自己的意志自动中止犯罪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犯罪中止的是( )
A.钱某准备开车撞死周某,行驶在路上,钱某想起可能会因此入狱,便打消了杀人的念头,掉头回家
B.李某一直猜疑邻居老王和自己媳妇有染,一天晚上他堵在老王平时回家的必经之路上准备趁老王路过时将其暴打一顿。然而,当晚老王由于加班没有回家,李某等到凌晨三点便悻悻而归
C.孙某与宿舍同学赵某发生过纠纷,一日趁赵某上课,孙某在饮水机里投下了剧毒氰化物便离开宿舍,妄图毒死赵某。当日,校园里正在举办普法活动,听了法律宣讲之后,孙某迅速跑回宿舍准备把水倒掉。不料赵某当日因为身体不舒服提前回到了宿舍,等孙某到宿舍后发现赵某已经中毒死亡
D.张某到一户别墅入室行窃,撬开房门之后,正欲行窃之时,突然看到地上有一摊血,晕血的他突然就晕倒在地
【答案】A
【解析】本题属于选是题,为多定义,考查“犯罪中止”,其关键信息如下∶1.在犯罪预备、犯罪实行和实行终了之后犯罪结果发生之前;2.出于自己的意志自动中止犯罪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A 项,杀人之前改变主意掉头回家,是“犯罪实行、犯罪结果发生之前”,打消杀人念头,体现出“出于自己的意志自动中止犯罪”,符合定义;B 项,老王因加班未归,李某等到三点悻悻而归,并未体现“出于自己的意志自动中止犯罪”,不符合定义;C 项,虽然孙某跑回宿舍准备把水倒掉,但赵某已中毒死亡,犯罪结果已经发生,并未中止犯罪,不符合定义;D 项,欲行窃时看到地上有血,因晕血而突然倒地,并非“出于自己的意志自动中止犯罪”,不符合定义。因此,选择A 选项。
2018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对策类试题解答思路
对策类试题解答思路
对策即为应对性策略。需要考生对问题的性质,重要性,以及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危害或者是发展趋势做出评估和判断。在是什么,为什么的基础上,而提出解决的办法。申论中的对策是用来解决问题和削弱负面影响的行为。
一、作答过程
第一步——确定题型
第二步——审清题目作答要求,定位作答范围
第三步——仔细阅读给定资料,提炼出材料中的核心信息点,进而找到答题要点
第四步——整合作答要点
二、具体分析如下
针对“给定资料6”中《一个农家书屋的自述》所反映的问题,某省职能部门拟起草一份推进“农家书屋提升工程”的方案。假如你是该职能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你认为方案中应明确哪些具体措施?(25分)要求:措施具体,针对性强,条理清楚。篇幅不超过300字。
(一) 题型判别
题干要求针对农家书屋提升工程提出具体的措施,“对策”“建议”“措施”“方案”等词是常见的对策类题出题方式,本题即属于申论阅读理解题中的对策类试题。
(二) 审题
这道题目要求考生针对农家书屋所反映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本题作答范围已经被限定,考生作答此题,只需关注材料6即可。结合材料可知,农家书屋目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考生针对问题提出对策,同时,对于材料中出现的经验直接提炼作为答题要点即可。
(三) 提炼材料中的信息点
材料6:
为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我国从2001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工程计划在全国建立20万家农家书屋,到2015年基本覆盖全国的行政村。2014年5月16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召开了“农家书屋工程”实施以来的首次农家书屋数目分析会。农家书屋目前存在什么问题?农民对图书有哪些要求?有关媒体对此进行了采访,请看《一个农家书屋的自述》。【分析:本题借农家书屋的口吻来叙述农家书屋目前遇到的问题和现状以及农民对图书的要求,其中农民对图书的要求也是农家书屋需要提升和完善之处。】
大家好!自我介绍一下,我来自一个农家书屋,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我在全国有几十万个兄弟姐妹。党和政府多方面的关怀与扶持,农家书屋管理部门每年通过制定推荐书目的方式为我们选书和配书,至今已经出了5次书目了。许多农民朋友把我们当成知心朋友,他们的许多难题在我们这里找到了答案,如今我们已成为新农村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分析:材料加工整理,得出材料要点——农家书屋的书目选送方式是由农家书屋管理部门制定推荐书目的方式为其选书配书。】
不过有时候我也苦恼,有的出版社推荐的书不是我想要的,我喜欢的书它们又没推荐上来。【分析:转折关联词“不过”引导重要信息——由出版社推荐书目的选书方式存在问题。】还有的时候,农民朋友需要的书出版社没有,送来的书又往往脱离农村实际,更让我难以接受的是,有的出版社让畅销书走市场,把卖得不好的书推荐给我,这实在是一种短视行为,中国有8亿农民,市场潜力巨大呀!【分析:递进关联词“还有”“更”引导重要信息——书目脱离农村实际的问题,出版社存在短视行为的问题。】
我的兄弟姐妹们有相当一部分过得并不如意,他们的大多数人员由当地的村干部兼职,村干部因为事务繁杂,客观上无法保证我们的正常开放,没有严格的借阅手续,借后不还的现象较为普遍,图书散失现象时有发生,【分析:材料加工整理,得出材料要点——农家书屋管理存在管理人员兼职 ,没有严格的借阅手续,借后不还,图书失散的问题。】甚至有些地方没有落实专人负责,图书不编号、不登记造册,常年放在书屋里不对外借阅。【递进关联词“甚至”引导重要信息——农家书屋管理没有落实专人负责,图书不编号、不登记造册,不对外借阅的问题。】当初建设时,县(市、区)新闻出版部门是责任主体,村负责提供场地,建好后由村负责管理、维护和开放,但实际工作中,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没有纳入年度政府目标考核。【分析:转折关联词“但”引导重要信息——农家书屋的管理没有建立监管机制,没有纳入年度政府目标考核,村镇干部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有些镇、村干部重视不够,县(市、区)文化新闻出版部门更无足够的人力、物力对此进行直接而有效的管理。
我和兄弟姐妹们都希望能跟上网络时代的步伐,分享科技进步的成果,可有一部分的乡镇至今没有配备电脑,有电脑的也不都能上网。每当看到农民朋友因不能上网而离去的背影,我的心中特别难过。【分析:材料加工整理,得出材料要点——农家书屋没有电脑,电脑不联网的问题。】 我知道农民朋友喜欢音像、报纸、期刊,尤其是时政新闻类、实用技术类和生活保健类期刊,可这些我没有,【分析:材料加工整理,得出材料要点——缺少音像、报纸、期刊等农民需求的书籍】我听说,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有些兄弟姐妹已经跟当地的公共图书馆实现了通借通还,有的还建设了互联互通的数字书屋,有的建立了捐助平台,通过冠名捐助、结对帮扶等形式共建书香社会……我想如果我所有的兄弟姐妹都能拥有这样的条件,农民朋友该有多高兴啊!【分析:材料加工整理,得出材料要点——农家书屋与当地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建设数字书屋,建立捐助平台。】
(四) 整合材料要点
问题1:推荐书目不符合农民需求。
问题2:书目脱离农村实际。
问题3:出版社短视行为。
问题4:没有专职人员管理图书,无法正常开放,没有借阅手续,借后不还,图书失散不编号,不登记造册,不对外借阅。
问题5:没有建立监管机制,没有纳入政府目标考核。
问题6:村镇干部重视不够,文化部门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
问题7:没有电脑,电脑不联网,跟不上科技进步的步伐。
问题8:缺少音像、报纸、期刊等农民需求的书籍。
经验1:与当地公共图书馆合作互通互借 ,建设数字书屋,捐助平台。
(五)参考答案
一、建立监管机制:1.明确新闻部门、镇村等职责,纳入绩效考核,提高干部重视度。
二、加强日常管理:1.任命专职管理人员,纳入考核机制;2.制定书屋管理条例,定时开放,图书编号、造册,完善借阅手续并严格执行。
三、加强网络设施建设:政府增加投入,增加电脑等硬件设施,并接通互联网,与民众分享科技进步的成果。
四、优化、丰富书屋图书资源:1.调查民众需求,输送民众需求书籍,如音像、报纸、期刊等。2.与当地图书馆通借通还。3.主管部门与出版社协调,优化输送书籍。4.利用网络,建立互联互通的数字书屋。
五、利用社会资源、筹集社会资金:建立捐助平台,通过冠名捐助、结对帮扶等形式解决财力、物力问题。
关于2018年吉林公务员考试真题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