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在线

遵义本地生活资讯平台

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历史转折点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标志着党的历史转折,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遵义会议的历史背景

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由于之前的军事指挥失误,红军在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下损失惨重。为了挽救党和红军的命运,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重新确立正确的军事路线。

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决策

遵义会议批判了博古、李德等人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明确指出他们在军事指挥上的严重失误。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的正确军事思想被采纳,红军开始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逐步扭转了被动局面。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结束了“左”倾错误在党内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不仅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也为中国革命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遵义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遵义会议对红军长征的影响

遵义会议后,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采取了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成功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等一系列战役的胜利,充分证明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正确性。遵义会议为红军长征的最终胜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和组织保障,使红军得以保存有生力量,继续北上抗日。

遵义会议的历史启示

遵义会议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政党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勇于纠正错误,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找到正确的方向。遵义会议的成功经验,对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提醒我们,只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才能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Powered By Z-BlogPHP 1.7.4